第四单元——方外知音
宋代佛教道教盛况空前,提倡儒释道三教互补的政策更是推进了新儒学的产生与发展。得道高僧与道人不仅通禅明道,尚多有能诗善文精于琴棋书画者。因此文人士大夫极喜与僧道交游。
苏轼八岁时即从道士张易简学于天庆观,二十岁时与父、弟同游成都中和胜相院识宝月大师,此后直至绍圣二年宝月离世,二者始终保持紧密交往。苏轼喜听佛法爱研养生道术,自号“东坡居士”“戒和尚”“铁冠道人”,可见释道对其影 响之深。
方外之人重情超尘,在苏轼“平生亲识,亦断往来”的谪贬生涯,道潜、契顺等不远千里涉险致问,情义之厚笔墨难言。逆境之中,苏轼借释道以超脱突围,朔就了超然豪迈的性情与旷达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