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先生从小在北碚长大,历经了半个多世纪,在他79岁之际举办这次回顾展,就是感恩于北碚的山川大地和父老乡亲。
首先,古月是一位勤奋而多产的画家。早在北碚小学和兼善中学的时候就酷爱美术,其素描《朋友》就曾代表重庆中学生参加了国际少年儿童图画展,并获得了我国当年唯一的一个银奖。在其后的数十年间,他的作品曾八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全国工艺美展,从当代画坛来说,已经是相当不易的了。
同时,古月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不仅创作过众多的油画、国画、雕塑和书法作品,还涉猎建筑、船舶以及桥梁的造型设计。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早在1981年,重庆市为迎接胡耀邦来渝所乘坐的中型游轮《神女号》以及我市第一座临江门人行天桥的造型设计都是出于古月先生之手,以至在此后相当长的时日里主持了“三峡”,“长城”,“峨眉”,“巴山”,“西陵”等八艘大型游轮以及“重庆宾馆”,北京“重庆饭店”,北京“重庆饭店”的装修设计。不仅被誉为重庆装修的鼻祖还开辟了美术家进入现代装修的通路。
更值得一提的是,古月曾被嘲笑为菜鸟,竟然用一个指头敲出了70万字的文学作品,其中的长篇小说《微尘》,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被文化部、教育部、中国作家协会联合选入了“建国六十年来500部长篇文学精品文库”。
古月显然是勤奋的,要不然他做不了那么多事情;同时,古月也是一位关心时代,充满激情还特立独行的人,要不然也不可能获得如此众多的成就。古月曾经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自己是“情种”,在引得全场一片叫好之后他将这种情感引入到民族之情、上善之情、爱国之情、时代之情、男女之情、朋友之情、父兄之情以及艺术家必须拥有的那种滔滔不绝的生命之情。
的确,如果我们细细品味,古月先生不论在哪一个时段,不论是哪一类作品,不论是清醒或懵懂,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执著与真诚的感情。
《周易》有曰:“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祝古月先生艺术之树长青,生命之树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