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讯信息 你当前的位置:首页 > 展讯信息 > 展讯信息

文心绘素——李际科诞辰100周年纪念展

发布时间:2017-12-19

 

640.jpg

 

文心绘素——李际科诞辰100周年纪念展  

展览时间

2017年12月22日至2017年12月27日

展览地点

北碚区美术馆(红楼)

 

 

 

 

主办单位

重庆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

西南大学

重庆市北碚区文化委员会

重庆市北碚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重庆市北碚区美术馆

重庆市工笔画学会

协办单位

重庆市伯牙子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西南大学美术学院青绿山水画工作室

漆园画馆

李际科绘画艺术(节选)

潘公凯 / 中央美术学院

 

李际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专,是我父亲潘天寿早年的学生,擅长工笔花鸟画,尤擅画马。父亲从事艺术教育历来主张“画贵自立”,学生不要与老师一个样。他在40年代对国立艺专的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一个数学教师,教一百个学生,做出题目答案相同,这个教师要表扬;如果一个绘画教师,教一百个学生,画出画来一个面目,这个教师要打手心。”

他自己擅长大写意花鸟画,学生则无论工笔意笔,大写意小写意,他都不反对,并且因材施教。但有一点他是非常坚持的,那就是前面讲到的传统绘画美学标准,作品要讲究格调、境界。李际科对此心领神会,师生颇为默契。

李际科画马颇有名,最早他临郎世宁画的马,入学后,父亲则对他说:“韩幹画马画肉不画骨,韦偃画马瘦骨嶙峋,而李公麟画马,如苏轼赞誉的‘龙眠心中有千驷,不唯画肉兼画骨’,都要认真去研究、理解、临摹。”同时又叫他学徐悲鸿画马,要他博取众长。

父亲主张先临摹后写生,让李际科有了初步技法和审美眼光后,再深入观察现实生活中的马。所以1939年国立艺专迁址昆明呈贡安江村教学时,李际科养马,还骑马来上课,许多同学都认为李际科贪玩,不努力学习,而父亲却不以为然,反而默许他,不加干涉。

后来李际科长期深入草原牧场,甚至睡在马厩里彻夜不眠地潜心观察研究,又骑着马奔驰进行体会,瘦马肥马、壮马老马、洋马中国马他都广泛接触,他养各种马,积下了难以计数的写生稿。

他甚至分析徐悲鸿画的是洋马,由此有感于徐先生的深层寄托。他自己则对中国马情有独钟,他将历代画马名家名作与时代风云、民族精神联系起来,精研技法与内涵,终于创作出上百幅精湛的骏马图,其中不乏传世之作。这些精品便是李际科人格精神的映射。

他热爱祖国,痴迷艺术,忠诚教育,是一位著名的花鸟画家,又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师长。花鸟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是唐五代出现了黄筌与徐熙两大家,此后艳丽华贵和清秀淡雅,以及两者交融的风格均有较大发展,至宋代徽宗时期出现了一个高峰。近现代写意花鸟兴起,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名家辈出,其总体成就超过了工笔花鸟。工笔花鸟画家少,但继于非闇、陈之佛等名家之后,李际科在西南颇有影响。他在传统工笔重彩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为后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创作经验和精品佳作。

际科先生作品淡雅古拙,却有十分强的现代意识和装饰意味;画材广泛又有自己出于真善美的选择,处处表现出一种严谨的学者作风。他一生的奉献,既有精品佳作和丰富的创作教学经验,还有那些身体力行的如何做人的道理,这一点对于当今画坛尤为重要,将对后学带来长久的启迪与影响。

本次展出作品将于12月22日来到北碚区美术馆,展期6天,欢迎市民到馆免费参观

 

 

 

 


上一篇: 澄怀观道 ——虚白馆北碚写生作品展
下一篇: 一叶一世界——叶雕作品展
Copyright © 2010-2015 cqbbmsg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y:hansa
重庆市北碚区美术馆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10049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