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至23日,文化部人事司副司长张士军带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第十二创建验收组对北碚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检查组通过听、看、查、访,并于23日上午反馈了验收情况,对北碚区示范区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汇报会上,验收组一行首先观看了北碚区创建工作专题汇报片。随后,北碚区人民政府区长黄宗华就北碚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情况作了汇报。
近年来,北碚区认真落实创建规划,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围绕城乡公共文化一体化,探索试行镇(街道)和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失衡、二元结构难题;在全国建成首个数字文化馆,在全市建成集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为一体的“碚壳”基层综合性服务数字平台,加快了公共文化服务与现代科技的融合;通过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在西部率先实现每年每镇(街道)和村(社区)送文艺演出4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打破了公共文化服务由政府主办,投入不足,服务主体和方式单一局面;统筹了辖区体育、教育、群团组织及高校的文化资源,改变了政府公共服务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探索维护“百姓点单、政府配送”的菜单式服务模块,促进了供需有效对接;举办全国首个公共文化管理在职研究生课程班,实施“文化北碚春雨工程”干训工程,缓解了专业不足的压力。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发展格局,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汇报会后,验收组查阅了创建工作相关资料,实地考察了澄江镇综合文化站、澄江小学、北泉村文化室、葵莲文化大院、北泉村文化中心户、团山艺术中心、朝阳街道新房子社区、天生街道综合文化站、区文化馆、区图书馆、区美术馆、卢作孚纪念馆、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的设施建设、组织与经费支撑、活动开展、服务效能等方面的情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询问和交流。
在反馈会上,验收组认为,北碚区在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区委、区政府以高度的主体意识、自觉意识、责任意识,把示范区创建工作纳入文化发展总体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组织得力、工作扎实,全面达标与重点突破紧密结合,成效显著。在西部创建标准的7大类、25项、65个指标中达标率100%,绝大部分达到优秀水平。其中,区级设施明显高于西部平均水平,社区、乡镇设施体系建设走在西部前列。在示范区创建过程中,北碚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基层公共文化队伍建设、监督评价与需求反馈等方面探索实践,勇于创新,形成了一些具有示范意义的经验。
同时,验收组也对北碚区下一步持续创建中的工作着力点提出了要求,主要是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探索法人治理结构创新,总结提炼出前期典型经验,丰富内容供给,推进服务手段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效能。